穿行于商业与艺术之间的艺博会
来源:中国文化报
随着纽约亚洲艺术周与欧洲古董与艺术博览会三月开幕在即,加上其后陆续登场的几大博览会,广大艺术爱好者、收藏家和投资者又要开始忙了。提供了商业与艺术结合点的艺博会不仅是艺术品经营者、爱好者交流的平台,也为一个城市树立品牌提供了好时机。
纽约亚洲艺术周
有趣的是,城市商业购物娱乐中心向文化产业转型的发展过程似乎在某种程度上借鉴了艺博会的内在机制:类策展的呈现方式、艺术欣赏氛围和体验的引入以及各种跨界设计创意的尝试,已经在国内某些购物中心显露端倪,这有可能改变未来购物休闲娱乐的样态,使其成为一个拓展的沟通平台。位于艺术品产业链中间环节的艺博会以其具有的商业和艺术的亲缘性,使得这种艺术品大卖场文化在如今被商业地产当作一种文化转型的借鉴。相比起国际艺博会较长的发展历史以及各具特色的运营策略,国内艺博会历史并不长,而且模式相对单一。国际上最早一批艺博会成立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近年来新艺博会形式的出现使得艺博会的定位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上以画廊为主体的市场平台,而是将这一平台拓展为更为多元化的角色:实验室、教学用的工作室、策展平台、消费娱乐中心,也就是一个主题公园式的集合平台。因此,也无怪乎艺博会与商业购物娱乐中心在内在机制上可以彼此蜕变、模糊界限。二者通过体验经济的模式达到共通。商业中心试图将购物转化成一种兼具戏剧性和文化性的行为或体验,而艺博会则成为了结合休闲、限量艺术品买卖的商业场所。有学者指出,体验成为具有一流经济价值的商品有其特殊之处:过去提供服务的地方现在变成了提供体验的地方;过去是传送,今天变成了展示;过去是无形的服务,今天变成了难忘的体验;过去是顾客,今天是贵宾;过去追逐的是利益,今天追求的是轰动效应。一般来说,注重良好运营和商业脉络是艺博会对于参展商的要求,整合艺术与市场的资源是艺博会的共同点,不过不同的艺博会各有差异的风格定位也使得艺博会呈现出不同的体验模式:有的专注于高端而优雅的艺术品收藏投资的社交氛围,有的以媒体影响力和游客数量增长为优先目标,有的关注新锐,有的注重经典,有的突出“非商业化”策略,有的强调商业品牌效应等。总体来说,因为艺博会天然地与以画廊为主体的艺术品一级市场密切相关,所以艺博会与当下新的艺术形式与观念有更多的互动,较之处于艺术品产业链终端的美术馆偏重于艺术史定位这一沉淀式的、静态的体验模式,艺博会呈现出年轻化、前卫甚至冒险的特点。事实上,这些特点可能是艺博会对资源全球化流动、新技术给人们带来时空新感受的积极响应。艺博会更新了我们对于艺术展示和体验空间的认识。以在艺博会兴起的策展模式为例,艺博会策展的灵活性不像美术馆那样受到制度和流程的制约,在时间和空间上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因此,较之艺术史积累与沉淀的艺术品展示体验模式,艺博会更像是世界范围内的艺术大旅行,更加针对特定时空的群体。譬如非常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巴塞尔”博览会就有巴塞尔、迈阿密、香港分属欧洲、美洲、亚洲的不同区域定位的这样一种差异化商业策略。如果将这种打破界限的空间观念进一步延伸的话,则可能通过策展发现城市空间更多的艺术文化可能性,譬如将非常规空间引入到艺术展示之中,成为策展场地:办公室、商店、销售橱窗、工厂、城市住宅,甚至是那些废弃或者暂时空置的公寓。也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所熟知的某些文化艺术园区不过是上面其中某一个空间的无限扩大而已。
另外,艺博会本身商业与艺术的边界在逐渐模糊,也就是将艺术品交易的商业活动提升至一种全面的艺术体验。有的艺博会在展位和休闲区之间,引入建筑师、景观艺术家和时尚舞台设计师所设计的休息区,利用休息放松的空间平衡了艺博会展厅和展位的分割,提升了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的互动。艺博会的模式可以成为一般商业购物娱乐场所进行文化转型的借鉴,是因为它的商业元素;艺博会在观念和形式上的某些先行维度也一定程度上促使我们思考美术馆边界的拓展,这也是艺博会与艺术品产业链终端的交界。穿行于商业与艺术之间,侧重于市场前沿,或定位于艺术资源,艺博会这个专属产业链中端的市场环节其不同侧面还是有不同启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