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地方特色创作优秀作品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茅盾文学奖评委王必胜:2011年10月17日惠州日报
王必胜认为,岭南文学优势突出,广东作家现实意识强,现实精神丰富,且有深重的人文情怀和高度的自觉意识。他希望广东作家追求大气,并挖掘地方特色,在长篇小说追求大气的层面更上一层楼。谈到惠州,王必胜说,他20年前来过惠州,游览过大亚湾并写下散文《惠风和阳》。王必胜认为,惠州有深厚的人文资源,可以进一步挖掘地域性文学作品。惠州作家首先要立足本土,追求崇高,要利用本土资源、挖掘地方特色,创作优秀作品。惠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在广东乃至全国都有影响力,惠州可以打“名人牌”、“名城牌”,东坡文化、东江文化、东征文化等都是很好的创作资源。王必胜说,从人物、文化的角度来说,苏东坡在惠州西湖等地留下很多足迹、诗文,有文化内涵,东坡精神里面包含着家庭、温暖、伦理、情感等,苏东坡书写的王朝云墓志铭就是其中一个表现,这就是地方文化的切入点。惠州还有罗浮文化这样的道家文化,与惠州建设“惠民之州”,提升惠州幸福指数相关联。从自然风光的角度来说,惠州的山、江、湖、海、泉、瀑等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且广东有湖泊的城市不多。与杭州西湖相比,惠州西湖更容易给人亲近感,这里秀丽、幽静,山和湖的衔接恰到好处,适合过休闲、恬适的生活。王必胜说,惠州是历史文化名城,建议 “三名”笔会可将惠州作为常设点;惠州也可借“三名”笔会的品牌效应提升文化活力。要写出温暖的作品让人产生共鸣如何拉近文学和文艺评论与读者的距离?如何保持对读者尤其是对青年读者的吸引力?对此,王必胜说,文学在对青年人的引导上是有责任的,作品必须有人文精神和情怀。作家要咀嚼、品味人生,在形式上多样化,特别关注人的心灵和情感,写出符合人情的、温暖的、贴近生活的东西,让人产生共鸣。“浮躁是文学的天敌,急功近利很难创作出优秀作品。生活中和文学中有很多美,关键在于大家去发现。”王必胜认为,现在的作家要向古人学习,更多地关注精神层面的东西。文学是润物细无声的,需要慢慢品味和欣赏,文学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不可取代的优势。本报记者魏怡兰(本文来源于今日惠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