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2014年为农民办实事工作方案
2014年,农业部决定为农民办理12件实事,实事内容、实施方式、工作进度和责任分工等明确如下:
一、给农民送政策、送书报、送信息
实事内容:1.深入宣传2014年中央1号文件有关强农惠农富农政策。2.向中西部地区主要行政村、东部产粮大县,以及部分地区的产粮大户、农业科技示范户赠订30万份《农民日报》。3.向参加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的农民和进城务工的农民赠送《农民文摘》(增刊)300万册;向西部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和农村党支部赠订5万份《农村工作通讯》。4.向1000家规模化示范养殖场和1万家兽药经营店赠送一期《中国兽药杂志》或杂志增刊。5.为广大渔民、养殖户和水产企业免费赠送1万多份《中国渔业报》。6.在中央七套农业节目中免费展播2000分钟以上全国特色农产品公益广告。7.丰富“农广在线”网站音视频等媒体资源,新增视频节目500个、音频节目500个,网络课件260个,为农民提供网上免费教育服务。
实施方式:各有关单位具体负责实施。
工作进度:全年实施。
责任分工: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农民日报社、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渔业渔政管理局、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分别负责。负责人张天佐、唐园结、王太、冯忠武、赵兴武、傅玉祥、郭智奇,责任人贺军伟、何兰生、辛燕、徐肖君、李彦亮、詹新华、齐国。
二、深入开展百万新型职业农民培训
实事内容:1.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类协同的新型职业农民100万人。2.依托20个农业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和各省培训基地,全年共举办117期培训班,示范培训11700名农村“两委”成员、粮食生产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负责人、大学生村官等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3.组织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提升农机实用人才队伍素质。4.在全国100个左右县,对基层的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种粮大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进行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培训各类农民和农技人员50万人次。5.开展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
实施方式:1.推动阳光工程全面转型升级,遴选1-2个省整省推进、一批地级市整市推进和300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重点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部、财政部以转移支付方式将培训资金拨付各省财政,由各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结合地方任务和特色将资金拨付项目县和项目承担单位。2.采取“村庄是教室、村官是教师、现场是教材”的模式,组织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学习政策、交流经验,提升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每期培训班为期7天,培训学员的交通费、食宿费、培训费等全部由中央财政负担。3.组织各地结合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重点项目,扎实推进农机化教育培训工作,并组织相关单位开展引导性、示范性培训;向农机手、农机合作社示范社、南方丘陵山区农机化技术推广示范点和示范户赠送30多万份宣传挂图、报刊等资料。4.结合有关科研项目和科技创新工程的实施,组织中国农科院有关专家深入西北、华北、东北、东南沿海以及黄淮流域的相关优势农产品产区,开展专题讲座、现场培训、入户指导、展览展示等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活动。5.组织全国乡镇企业系统的职业技能鉴定站面向农产品加工业、农村二三产业的农民和农民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考核鉴定,使2.5万名农民和农民工通过鉴定,获得不同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工作进度:全年实施。
责任分工:科技教育司、人事劳动司、农业机械化管理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心分别负责。负责人唐珂、曾一春、李伟国、吴孔明、王秀忠,责任人刘艳、刘英杰、胡乐鸣、袁龙江、严端祥。
三、高产创建增产模式攻关1.5亿亩
实事内容:在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分区域、分季节、分层次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关键技术到位率基本达到100%,使农民掌握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学种田水平。
实施方式:在高产创建示范县(市)成立专家指导组,每县明确1名技术负责人,每个万亩片有1名专家,每个村有1名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实行人员包干,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多角度技术培训和全程技术指导服务,实现技术培训无死角。通过电视讲座、多媒体专题片、技术手册、明白纸、技术日历、技术挂图等形式,向农民讲解关键技术要点,针对主要农作物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讲解品种选择、农机作业、精细整地、适期播种、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在关键农时季节,举办由基层干部和科技示范户、农民代表参加的现场观摩活动,实地展示示范,广泛宣传高产典型,引导广大农民群众掌握新技术、应用新技术。
工作进度:2-3月,制定高产创建实施指导意见,对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提出要求;4-6月,分别开展东北和黄淮海玉米、西南西北玉米和马铃薯、长江中下游水稻和油菜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培训;6-8月,开展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落实情况督导;在“三夏”“三秋”等关键农时季节,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赴生产一线开展咨询服务和现场指导;11-12月,对高产创建和增产模式攻关工作进行总结。
责任分工:种植业管理司负责。负责人曾衍德,责任人潘文博。
四、免费为1.9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
实事内容: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免费为1.9亿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指导服务,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达到14亿亩,配方肥到田率显著提高。
实施方式:深入实施“百县连百企”农企合作对接推广配方肥行动,鼓励肥料企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肥料经销商对接,开展订单生产直供配方肥、建立乡村智能化配肥供肥服务网点和科学施肥示范培训等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普及科学施肥技术。
工作进度:1-2月,制定工作方案,完成各项准备工作;3-11月,安排部署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分解指标任务,组织开展取土化验、试验示范、配方设计、配方肥生产供应、施肥指导服务、宣传培训等,加强监督检查;12月,调度汇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总结。
责任分工:种植业管理司负责。负责人曾衍德,责任人何才文。
五、新品种展示示范核心区覆盖100个粮棉油大县
实事内容:在粮棉油主产区组织100个大县建立100个新品种展示示范方,展示示范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品种2000个;开展500次培训,为农民选择优良品种、提高栽培技术提供服务。
实施方式:展示示范过程中,加强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提出良法良种配套的具体技术措施;每个展示示范点开展不少于5次培训活动、现场观摩活动。展示示范品种均为近3年通过国家或省级审定的主要农作物品种(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每个展示点,展示品种不少于10个,每个品种种植面积不少于1亩;每个示范点,示范品种不少于2个,示范面积不少于20亩。
工作进度:1-3月,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下达任务;4-10月,开展展示、示范、培训工作,做好指导和服务,组织开展项目实施;11-12月,组织开展工作检查和总结。
责任分工:种子管理局负责,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科技发展中心、中国种子协会参与。负责人张延秋,责任人马淑萍。
六、新建秸秆养畜示范点覆盖130个养殖大县
实事内容:在牛羊养殖集中、养殖基础较好的地区选择130个秸秆资源丰富、具有产业发展潜力的县(市),组织建设秸秆养畜示范项目,每个项目投入资金不少于100万元。
实施方式:省级畜牧饲料管理部门提出项目具体扶持对象名单并监督项目建设,计划支持养殖场户新建秸秆青贮窖池100万立方米,每年可新增青贮秸秆处理能力60万吨,新增秸秆处理机械1000台(套),培训养殖场户和基层技术推广人员1万人。
工作进度:4月,组织开展秸秆养畜项目前期培训;6月,组织各省开展项目筛选并完成项目可研报告;7月,组织专家对各地申报项目进行评审;9月,下发项目资金,组织各地实施;12月,完成项目建设。
责任分工:畜牧业司负责,发展计划司参与。负责人王智才,责任人王宗礼。
七、增殖放流水生生物苗种300亿尾(粒)
实事内容:继续争取增殖放流财政支持,组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促进渔业种群资源恢复,实现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全年全国增殖放流的各类水生生物苗种数量达到300亿尾(粒)以上。
实施方式:农业部统一组织,相关省级渔业主管部门及部属有关单位负责具体组织实施,有关水产科研单位提供相应技术支撑。以近海、江河、大中型湖泊水库等重要渔业水域为重点,积极推动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全面深入开展。
工作进度:1-4月,完成工作部署,做好增殖放流的各项前期准备;5-8月,组织各地渔业主管部门开展增殖放流活动;9-10月,各地渔业主管部门组织渔民对增殖资源进行回捕;11-12月,进行增殖放流效果评价和工作总结。
责任分工:渔业渔政管理局负责,财务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参与。负责人赵兴武,责任人李彦亮。
八、补贴14000艘渔船互助保险保费
实事内容:继续实施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保费补贴试点,提高渔民灾后恢复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水平,稳定渔区社会,促进平安渔业、和谐渔业建设。
实施方式:利用中央财政安排资金,对渔船渔民参加渔船全损互助保险和渔民人身平安互助保险分别给予20%保费补贴。选择沿海9个省(区)的重点渔区为实施区域,积极推动渔业互助保险工作的开展,力争2014年试点区域入保渔船超过14100艘、渔民超过17000人。渔船全损互助保险补贴项目试点区域:河北省唐山市,辽宁省大连市,山东省青岛市、日照市,福建省福州市,广东省阳江市、珠海市、汕尾市,广西区钦州市,江苏省、海南省全省;渔民人身平安互助保险补贴项目试点区域:浙江省岱山县。
工作进度:1-12月,相关渔业互保机构接受渔船渔民入保;7-8月,相关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开展进展情况调查和上半年工作总结;2014年12月-2015年1月,对全年政策性渔业保险试点工作开展总结。
责任分工:渔业渔政管理局负责,财务司参与。负责人赵兴武,责任人李书民。
九、创建300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实事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创建300个主导产业突出、产品品质优良、区域特色鲜明、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显著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加强宣传推介,进一步增强一村一品专业村镇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各地一村一品发展水平提升,更好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实施方式:指导各地积极创建,宣传推介示范村镇名优特色产品,宣传推广示范村镇经验做法,有效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示范带动更多的村镇发展一村一品;开展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村企对接活动,组织示范村镇与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进行有效对接;实施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品牌建设试点项目,引导地方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对一村一品扶持力度。
工作进度:4-5月,印发通知,指导各地申报;6-7月组织专家评审认定,公布获得认定村镇名单;8-12月组织开展宣传推介和村企对接活动。
责任分工: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负责,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总站参与。负责人张红宇,责任人潘显政。
十、扶持1万个农户和1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设施
实事内容:采取“以奖代补”方式,扶持1万个农户和10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马铃薯贮藏窖、果蔬贮藏库和果蔬烘干房等初加工设施。
实施方式:制定并印发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和技术方案,指导和审核各省(区)补助项目实施方案;组织编写补助项目培训教材,并对项目省份和有关县市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开展管理程序和专业技术培训;对各地项目申报、审批、实施、验收和公示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建立补助设施电子档案。
工作进度:2-3月,制定并印发2014年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和技术方案。组织编写培训教材。4-5月,举办项目省份和有关县市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班,审核各省实施方案。6-11月,对各地补助项目申报、审批、实施、验收和公示等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建立补助设施电子档案。12月,年终总结。
责任分工:农产品加工局负责。负责人宗锦耀,责任人杨泽钊。
十一、新增沼气用户80万户
实事内容:因地制宜发展户用沼气和规模化沼气,加大向农户供气沼气工程的支持力度。完善扶持政策,创新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机制,强化后续服务和科技创新,加大沼渣沼液利用力度,加强对各地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建设质量,促进农村沼气持续健康发展。全年新增沼气用户80万户。
实施方式:在丘陵山区、老少边穷和集中供气无法覆盖的地区,根据农民意愿和需求因地制宜建设户用沼气。支持为农户供气的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支持农民合作社、村委会和企业承担建设沼气工程,把开展沼渣、沼液利用作为项目审核的重要内容;创新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机制,与有关方面联合建立产业化平台,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沼气建设和运营,拓宽沼气使用出口。依托农业行业科技专项,加大研发攻关力度,加快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更新换代。在有条件地区试点推广政府购买沼气服务,健全服务体系,多措并举提高沼气服务质量和水平。
工作进度:2-3月,明确2014年项目支持重点和要求;3-5月,组织地方完成年度农村沼气项目前期工作;5-9月份下达年度沼气建设计划项目;9-12月份开展农村沼气建设。
责任分工:科技教育司负责,发展计划司参与。负责人唐珂,责任人杨礼胜。
十二、改造农垦危房24万户
实事内容:在全国农垦系统继续实施危房改造,全年计划改造危房24万户,年内基本建成18万户以上;启动实施特困职工家庭危房改造;指导垦区开展相应的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有效改善职工群众的住房条件。
实施方式:农业部会同有关部委统一组织,项目省、垦区具体负责落实。会同有关部门将2014年危房改造计划纳入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年度目标任务中,明确任务规模;协调下达危房改造年度计划任务和投资计划,指导垦区编制年度投资建议计划和实施方案,及时完成报批工作;协调落实配套资金、土地、税费等相关政策;开展督导检查,指导项目垦区按计划进度规范实施。
工作进度:4月前,依据2014年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目标责任书,组织垦区开展前期工作;5-11月,协调下达年度投资计划,指导垦区实施项目建设,适时开展项目督导检查;12月,进行年度工作总结。
责任分工:农垦局负责,发展计划司、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参与。负责人王守聪,责任人叶长冮。